日韩在线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高清一本二本三本,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60分钟,国产精品秒播无毒不卡

谷歌搜索
搜索
2023-04-26 稿源:站長之家 站長之家(ChinaZ.com)4月26日 消息:近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就首例涉“虛擬數字人”侵權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被告杭州某網絡公司構成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判決其承擔消除影響并賠償損失(含維權費用)12萬元的法律責任。 魔琺公司綜合應用AI表演動畫技術、超寫實角色智能建模與綁定技術、智能動畫與語音合成技術以及智能交互技術等多項人工智能技術,打造了超寫實虛擬數字人Ada。2019年10月,魔琺公司通過公開活動發布虛擬數字人Ada,并于同年10月、11月通過bilibili平臺發布兩段視頻,一段用于介紹虛擬數字人Ada的場景應用,一段用于記錄真人演員徐某與虛擬數字人Ada的動作捕捉畫面。 2022年7月,杭州某網絡公司通過抖音賬號發布兩段被訴侵權視頻。視頻的居中位置使用魔琺公司發布的相關視頻內容,并在片頭片尾替換有關標識,且在整體視頻中添加虛擬數字人課程的營銷信息。其中一段視頻還添加有杭州某網絡公司的注冊商標,并將其他虛擬數字人名稱寫入視頻標題。 魔琺公司訴稱,杭州某網絡公司的上述行為侵害其對于美術作品、視聽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侵害錄像制作者及錄像制品中表演者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并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故訴至法院,要求杭州某網絡公司消除影響并賠償損失(含維權費用)50萬元。 對此,法院認為,涉案虛擬數字人Ada系真人驅動型虛擬數字人,并非真人建模,即并未對應某一特定自然人的數字分身,該虛擬形象的生成過程包括創建靜態三維形象、建模與智能綁定。 結合作品獨創性的要求,虛擬數字人Ada的表現形式借鑒了真人的體格形態,同時又通過虛擬美化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線條、色彩和具體形象設計的獨特的美學選擇和判斷,構成美術作品。使用Ada形象的相關視頻分別構成視聽作品和錄像制品。魔琺公司享有上述作品的財產性權利及錄像制作者權。 杭州某網絡公司發布兩段被訴侵權視頻的行為符合信息網絡傳播行為的構成要件,其中一段視頻構成對視聽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害,另一段視頻構成對美術作品、錄像制作者及表演者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害。 杭州某網絡公司在其抖音賬號的商家頁面服務產品及為其他商家推薦的商品櫥窗中均涉及與虛擬數字人有關的商品鏈接,其以視頻形式提供展示虛擬數字人Ada的實例,并非簡單分享有關視頻內容,而是存在利用抖音視頻、虛擬數字人Ada進行引流營銷的目的,其在視頻中對涉及魔琺公司有關標識的信息內容進行刪減并替換為課程營銷信息或自身商標,加上在一段視頻標題中標注其他虛擬數字人名稱,可能影響消費者理性決策,從而得以獲得更多商業機會,擾亂市場競爭秩序,直接損害魔琺公司的商業利益,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閱讀全文
2023-04-24 稿源:站長之家 站長之家(ChinaZ.com)4月24日 消息:近日,廣東自由貿易區南沙片區人民法院審結一宗涉QQ賬號交易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判決出售QQ號的公司及個人賠償150萬元。 騰訊公司為進行QQ號管理和保護用戶個人信息,制定了相應管理規則,明確規定未經許可,不得贈與、借用、租用、轉讓或售賣QQ號碼或者以其他方式許可其他主體使用QQ號碼。 某趣公司經營的某Q網長期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從事5-10位的QQ靚號及QQ群號的銷售,并提供QQ號供求信息。同時,該網站還提供規避措施,引誘用戶規避QQ號碼安全管理規定購買QQ號碼。 騰訊科技公司、騰訊計算機公司認為某趣公司違反了其關于QQ號碼管理的相關規定,不當利用QQ號碼資源謀取不當利益,同時某趣公司的案涉行為還可能會嚴重損害用戶個人信息等權益。騰訊科技公司、騰訊計算機公司于是提起訴訟,訴請判令某趣公司及該公司股東彭某祥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500萬元。 廣東自由貿易區南沙片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某趣公司、彭某祥立即停止涉案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騰訊科技公司、騰訊計算機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150萬元,駁回騰訊科技公司、騰訊計算機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某趣公司、彭某祥不服,提起上訴。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閱讀全文
2023-04-24 稿源:站長之家 站長之家(ChinaZ.com)4月24日 消息:近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審結了張某訴A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個人信息保護糾紛一案。法院認為,用戶的瀏覽記錄為個人在網絡活動中的行為記錄,既是用戶的個人信息也可能涉及視頻發布者的個人信息,在保護個人信息的同時也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張某為了解賬號使用情況,要求平臺將其自注冊以來所有的瀏覽記錄以可編輯的xlsx文件形式發送至指定郵箱,包括所瀏覽的視頻名稱、發布時間、播放量、發布者賬號名稱以及張某觀看該視頻的具體時間等。 視頻平臺的運營者A公司表示,用戶可通過“觀看歷史”和“反饋與幫助”等功能自主查閱、復制個人信息,同時視頻名稱、發布者賬號名稱等既屬于張某的個人信息又是視頻發布者的個人信息,為避免侵害視頻發布者的個人信息權益,A公司采取提供播放鏈接的方式向張某提供。 張某對該提供形式不予認可,將A公司起訴到法院。 法院經審理認為,關于原告要求被告以可編輯的xlsx文件形式提供其所需個人信息,法院經審理認為,在現行法律尚未對查閱、復制方式作出明確具體規定和要求的情況下,應當允許個人信息處理者結合其數據形式、存儲能力、服務能力等,在不對個人信息主體造成不必要障礙的情況下,選擇合理的方式和標準提供個人信息。 一審開庭前,A公司以表格加鏈接的形式提供了原告所需個人信息,法院對此予以認可,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原告不服提起上訴,二審對訴費部分予以糾正,維持原判。 閱讀全文
2023-03-22 稿源:站長之家 站長之家(ChinaZ.com)3月22日 消息:都市現場報道,根據《街拍記》創作者黃優忠提出的指控,被告非法轉載并重新排列他的兩篇原創稿件,之后還將其標注為原創文章。法院已判定被告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權,需要向其賠償7900元。 原告感到憤怒,稱:“最讓人氣憤的是被告竟然打上了原創標簽。”事實上,大多數抄襲文章都是構成了侵權行為。如果編輯過程中涉及到主題思想、編輯方向、內容等方面雷同,那么就構成了侵權行為。 據悉,“洗稿”原本是新聞行業的內部術語,指新聞撰寫者為了規避侵犯著作權問題,提煉原新聞的中心思想對稿件進行多次編輯并發表的一種創作方式。在當今社會,洗稿卻更多地出現在互聯網新媒體語境下,指的是通過調整語序、更改關鍵詞、拼接段落和句子的方式混淆作品來源,增加瀏覽量的不正當的創作手段。 閱讀全文
?來源:掃黃打非 時間:2022-12-12 一、問:請您簡要介紹《規定》出臺的背景?答:制定《規定》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一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明確提出制定完善對算法推薦、深度偽造等新技術應用的規范管理辦法。出臺《規定》,能夠進一步加強對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的管理,統籌發展與安全,推進深度合成技術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二是維護網絡空間良好生態。深度合成服務在滿足用戶需求、改進用戶體驗的同時,也被一些不法人員用于制作、復制、發布、傳播違法信息,詆毀、貶損他人名譽、榮譽,仿冒他人身份實施詐騙等違法行為,影響傳播秩序和社會秩序,損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出臺《規定》,能夠劃定深度合成服務的“底線”和“紅線”,維護網絡空間良好生態。三是促進深度合成服務規范發展。落實《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對應用深度合成技術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制定系統性、專門性規定,能夠明確各類主體的信息安全義務,為促進深度合成服務規范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問:《規定》中所稱深度合成技術是指什么? 答:《規定》中所稱深度合成技術,是指利用深度學習、虛擬現實等生成合成類算法制作文本、圖像、音頻、視頻、虛擬場景等網絡信息的技術,具體包括篇章生成、文本風格轉換、問答對話等生成或者編輯文本內容的技術,文本轉語音、語音轉換、語音屬性編輯等生成或者編輯語音內容的技術,音樂生成、場景聲編輯等生成或者編輯非語音內容的技術,人臉生成、人臉替換、人物屬性編輯、人臉操控、姿態操控等生成或者編輯圖像、視頻內容中生物特征的技術,圖像生成、圖像增強、圖像修復等生成或者編輯圖像、視頻內容中非生物特征的技術,三維重建、數字仿真等生成或者編輯數字人物、虛擬場景的技術等。 三、問:《規定》中所稱的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和技術支持者是指什么?答:《規定》中所稱的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是指提供深度合成服務的組織、個人。深度合成服務技術支持者,是指為深度合成服務提供技術支持的組織、個人。 四、問:《規定》對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落實信息安全主體責任作出了哪些要求? 答:《規定》對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主體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一是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務制作、復制、發布、傳播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信息,或從事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活動。二是建立健全用戶注冊、算法機制機理審核、科技倫理審查、信息發布審核、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反電信網絡詐騙、應急處置等管理制度,具有安全可控的技術保障措施。三是制定和公開管理規則、平臺公約,完善服務協議,落實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制度。四是加強深度合成內容管理,采取技術或者人工方式對輸入數據和合成結果進行審核,建立健全用于識別違法和不良信息的特征庫,記錄并留存相關網絡日志。五是建立健全辟謠機制,發現利用深度合成服務制作、復制、發布、傳播虛假信息的,應當及時采取辟謠措施,保存有關記錄,并向網信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五、問:《規定》明確了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和技術支持者的哪些數據和技術管理規范?答:一是加強訓練數據管理。采取必要措施保障訓練數據安全;訓練數據包含個人信息的,應當遵守個人信息保護的有關規定;提供人臉、人聲等生物識別信息顯著編輯功能的,應當提示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編輯的個人,并取得其單獨同意。二是加強技術管理。定期審核、評估、驗證生成合成類算法機制機理;提供具有對人臉、人聲等生物識別信息或者可能涉及國家安全、國家形象、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特殊物體、場景等非生物識別信息編輯功能的模型、模板等工具的,應當依法自行或者委托專業機構開展安全評估。 六、問:《規定》明確了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的哪些標識要求?答:一是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對使用其服務生成或者編輯的信息內容,應當采取技術措施添加不影響用戶使用的標識,并依法依規保存日志信息。二是提供智能對話、合成人聲、人臉生成、沉浸式擬真場景等具有生成或者顯著改變信息內容功能服務的,應當在生成或者編輯的信息內容的合理位置、區域進行顯著標識,向公眾提示信息內容的合成情況,避免公眾混淆或者誤認;提供非上述深度合成服務的,應當提供顯著標識功能,并提示使用者可以進行顯著標識。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采用技術手段刪除、篡改、隱匿相關標識。 七、問:《規定》明確了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和技術支持者的哪些備案義務?答:《規定》明確,具有輿論屬性或者社會動員能力的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履行備案和變更、注銷備案手續。深度合成服務技術支持者應當參照服務提供者履行備案和變更、注銷備案手續。完成備案的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和技術支持者應當在其對外提供服務的網站、應用程序等的顯著位置標明其備案編號并提供公示信息鏈接。 八、問:《規定》對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履行安全評估和配合監督檢查義務提出了哪些要求?答:《規定》明確,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開發上線具有輿論屬性或者社會動員能力的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展安全評估。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和技術支持者應當依法配合網信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開展的監督檢查,并提供必要的技術、數據等支持和協助。發現存在較大信息安全風險的,網信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可以按照職責依法要求其采取暫停信息更新、用戶賬號注冊或者其他服務等措施。 閱讀全文
2022-10-12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中國消費者報報道?為貫徹落實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進一步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促進市場監管部門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對《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規范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權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進行了修訂,于2022年10月8日正式印發。市場監管總局法規司負責人就涉及《指導意見》的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問:請簡要介紹一下《指導意見》修訂的背景? 答:2019年12月24日,總局印發《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規范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權的指導意見》(國市監法〔2019〕244號),對推動市場監管部門規范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科學制定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起到了積極作用。2021年7月15日,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正式實施,對不予行政處罰、從輕減輕行政處罰、從重行政處罰等內容作出新的規定。2022年7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22〕27號),對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為貫徹落實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和國務院意見要求,更好地保護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統一,市場監管總局對《指導意見》進行了修訂。 問:《指導意見》在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方面有哪些亮點? 答:針對當前市場監管執法的新趨勢新情況,秉持執法為民的理念,結合基層執法工作實際,總局在新修訂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以下內容,著力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彰顯執法力度和溫度的統一。一是在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的基本原則中增加公平公正原則,防止出現處罰畸輕畸重、類案不同罰等現象,穩定市場預期。二是針對個案中適用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可能出現明顯不當、顯失公平等情形,增加經過一定程序可以調整適用的規定,最大程度保護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利益。三是明確需要在法定處罰種類或者幅度以下減輕行政處罰的,在明確具體情節、適用條件和處罰標準前,應當嚴格進行評估,避免裁量權濫用。四是在強調市場監管部門實施行政處罰應當以法律、法規、規章為依據的同時,明確有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的,要在行政執法決定書中對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的適用情況予以明確。 問:為了貫徹落實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指導意見》對行政處罰裁量權的適用規則作出了哪些修訂? 答:為全面落實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本次修訂重點對《指導意見》中與新法規定不一致、不銜接、不配套的內容作出修改。一是按照過罰相當、寬嚴相濟的原則,對行政處罰的裁量情形作出修訂。增加了依法應當不予處罰、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形,減少了可以從重處罰的情形,同時對其中多項情形作出修正,從制度層面推動行政處罰裁量適當,確保處罰裁量基準于法有據。二是增加了依法可以不予處罰的情形,增加“首違不罰”的規定,同時將有證據足以證明沒有主觀過錯列為不予處罰情形,體現寬嚴相濟。三是增加了應當從重處罰的情形,對于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從重處罰的,依法從重處罰。 問:《指導意見》對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有哪些規定和要求? 答: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是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的具體尺度和標準。《指導意見》聚焦當前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以下具體要求。一是規定了制定主體的職責權限。明確了省級和設區的市級市場監管部門可以制定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二是要求原則上不重復制定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指導意見》規定,對同一行政處罰事項,上級市場監管部門已經制定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的,下級市場監管部門原則上應當直接適用;如下級市場監管部門不能直接適用,可以結合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裁量權范圍內進行合理細化量化,但不能超出上級市場監管部門劃定的階次或者幅度。三是強化日常監督管理。規定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依照《市場監督管理執法監督暫行規定》(市場監管總局令第22號),加強對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同時要建立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修改以及客觀情況的變化,及時進行調整。通過上述規定,推動實現行政處罰裁量標準制度化、行為規范化、管理科學化。 問:在推進《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方面,下一步總局還將做哪些工作? 答:為推動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做好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持續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下一步,我們將著力做好《指導意見》的組織實施以及相關立法工作。一是繼續做好不合理罰款事項的清理工作,推動修訂或廢止一批行政法規和規章。二是研究制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法治建設評價辦法》,將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納入法治市場監管建設考評指標體系,明確任務,落實責任。三是適時組織開展行政處罰案卷評查,加強類案指導和行政執法檢查,總結推廣典型經驗,研究解決共性問題,督促做好貫徹落實工作。(鞠聞) 閱讀全文
2022-08-01 ?稿源:站長之家 站長之家(ChinaZ.com)8月1日 消息:近年來,知網因版權壟斷問題備受爭議,2021年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特聘副教授郭兵宣布起訴知網,這被視為知網反壟斷第一案。 據最新消息,中國知網反壟斷第一案原告郭兵教授已撤訴,其核心訴訟請求已經得以實現。 據紅星新聞報道,該報從“中國知網反壟斷第一案”原告郭兵處獲悉,7月27日,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裁定準許其20日提出的撤訴申請。 郭兵教授表示,由于中國知網已向個人用戶直接提供“查重”服務,主動停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其核心訴訟請求已經得以實現,因此申請撤回起訴。 今年6月份,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發布通知稱,知網目前正在進行各項業務整改,非常歡迎社會各界對知網未來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據悉,5月份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知網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當時知網官方就第一時間回應稱將以此次調查為契機,深刻自省,全面自查,徹底整改,依法合規經營,創新發展模式。當時,知網表示,知自己的發展離不開各界的指導幫助,更離不開廣大作者和讀者的信賴扶植。 閱讀全文
2022-03-15 稿源:站長之家 站長之家(ChinaZ.com) 3月15日 消息:今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審理網絡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正式施行。《規定》主要對網絡消費合同權利義務、責任主體認定、直播營銷民事責任、外賣餐飲民事責任等方面作出規定。 其中,針對“七日無理由退貨”問題,《規定》明確,規定消費者因檢查商品的必要對商品進行拆封查驗且不影響商品完好,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商品已拆封為由主張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制度,同時明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針對贈品,司法解釋明確,獎品、贈品、換購商品給消費者造成損害,電子商務經營者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不得以獎品、贈品屬于免費提供或者商品屬于換購為理由主張免責。 此外,針對電子商務經營者利用優勢地位,制定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情況。新規明確,電子商務經營者提供的格式條款有以下內容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認定無效: (一)收貨人簽收商品即視為認可商品質量符合約定; (二)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依法應承擔的責任一概由平臺內經營者承擔; (三)電子商務經營者享有單方解釋權或者最終解釋權; (四)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依法投訴、舉報、請求調解、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權利; (五)其他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電子商務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內容。 閱讀全文
2022-03-02 稿源:站長之家 站長之家(ChinaZ.com)3月2日 消息:今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審理網絡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規定》主要對網絡消費合同權利義務、責任主體認定、直播營銷民事責任、外賣餐飲民事責任等方面作出規定,共20條,將于2022年3月15日起施行。 其中,解釋第11條對平臺內經營者開設網絡直播間銷售商品的情形作出規定,明確平臺內經營者的工作人員作出虛假宣傳等,平臺內經營者要承擔賠償責任。針對實踐中消費者對于網絡直播營銷中實際銷售主體辨識不清的問題,解釋第12條對于直播間運營者責任作出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鄭學林表示,該條明確直播間運營者要能夠證明已經標明了其并非銷售者并標明實際銷售者,并且要達到足以使消費者辨別的程度,否則,消費者有權主張直播間運營者承擔商品銷售者責任。直播間運營者已經盡到標明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綜合交易外觀、直播間運營者與經營者的約定、與經營者的合作模式、交易過程以及消費者認知等因素予以認定,通過較為彈性的規定,為個案裁量和未來發展留出空間。 閱讀全文
2021-12-22?稿源:?億邦動力網 【億邦動力訊】日前,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公眾號“山東高法”,列舉了幾例直播帶貨的典型案例,包括“直播帶貨未達到約定的銷售額,服務費退不退?”、“主播違反契約精神,‘腳踏兩只船’”、“為博眼球網紅主播惡意散布他人隱私”。 對于“直播帶貨未達到約定的銷售額,服務費退不退?”一案,法院審理判決,雙方均應按合同約定全面履行義務。存在違約情況下,判決被告應退回原告服務費。 以下為案例全文: 魯法案例【2021】471 直播帶貨未達到約定的銷售額,服務費退不退? 基本案情 2021年5月24日,某食品公司與某文化公司簽訂《直播專場/單坑合作合同》,約定某食品公司全權委托某文化公司安排主播進行直播工作,服務費用2萬元,Roi比例1:3(即2萬元服務費保6萬元銷售額),且保證退貨率不超過銷售量的15%,超過部分某文化公司需順期補齊,按照最終實際成交額比例退還服務費。雙方同時約定了銷售品牌、直播平臺、直播賬號等內容以及其他權利義務,并約定若某文化公司未在合作期間內完成ROI所承諾銷售額,應當與某食品公司協商在一個月內補齊差額,若仍未完成按完成比例(Roi比例1:3)核算的服務費,則在15個工作日內退還某食品公司服務費等。后某食品公司因直播帶貨未達到約定銷售額要求退回服務費未果,將某文化公司訴至法院。 庭審中,經法院組織雙方對賬確認,2021年5月29日,主播通過網絡直播銷售案涉產品1393單,退貨1331單,實際成交62單,銷售額1357.9元。雙方其后達成補播或由其他主播直播的合意,但截至2021年7月12日某文化公司并未實際安排人員對案涉產品進行補播或直播,亦未補齊銷售差額及退貨率,后雙方達成退費合意,但某文化公司稱其已經款項轉給主播,故無法退費。 法院審理 某食品公司與某文化公司簽訂的《直播專場/單坑合作合同》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法有效,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雙方均應按合同約定全面履行義務。某食品公司向某文化公司支付了服務費,某文化公司應當依照雙方確認的主播賬號、直播時間、推廣產品等約定完成直播合作任務。根據本案查明事實,2021年5月29日網絡直播未完成約定的銷售額任務,雙方其后達成補播或由其他主播直播的合意,但截至2021年7月12日某文化公司并未實際安排人員對案涉產品進行補播或直播,亦未補齊銷售差額及退貨率,后雙方達成退費合意,但某文化公司未按照約定退費。綜上所述,某文化公司未按照雙方約定履行合同義務,存在違約,某食品公司要求其司退還服務費、支付違約金并承擔律師代理費有事實及合同依據,法院予以支持。故判決被告退回原告服務費2萬元。 法官提醒 近期,多名明星直播帶貨“翻車”,被曝出收取了高額費用后,賣出的貨品卻少得可憐。為此,法官溫馨提示:直播帶貨作為一種新型銷售模式,服務費都不低,商家要謹慎選擇直播平臺,尤其是簽訂合同要慎重,對可能出現的結果要全面預測并在合同條款中進行防范,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可盲目相信網紅主播或明星的帶貨能力,以免得不償失。消費者需理性消費,不要盲目跟風,過于看重數據、形式,忽略對于產品本身的真實需求及對于購買渠道的選擇。企業或商家應謹慎選擇的銷售渠道,誠信經營、規范管理,靠過硬的產品質量贏得消費者的心。 魯法案例【2021】472 主播違反契約精神,“腳踏兩只船”! 基本案情 原告系某網絡直播公司,被告小李系某高校音樂系應屆畢業生。2021年8月26日,原、被告簽訂了《簽約主播合作合同》,約定原告為被告提供策劃、包裝、培訓等各項服務,被告在合同期限內及解除合同一年之內不能從事與原告業務相同的業務,否則應支付違約金10萬元并退還原告發放給被告的收益。被告于2021年10月17日單方同原告解約后去往了另一家網絡直播公司進行直播,違反了競業限制,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被告小李支付違約金50000元、退回收益9896.59元。 法院審理 2021年12月18日,原被告雙方來到法院,承辦法官現場組織雙方進行調解,與原被告雙方進行了深入溝通,充分了解了雙方的想法和意愿。原告希望最大限度挽救損失,起到對公司內其他主播的警示作用;被告作為一名大學應屆畢業生,難以承擔因違約跳槽而面臨的嚴重經濟后果。考慮到雙方的可接受程度,郭方泉法官講情、說法、明理,引導原被告換位思考、以和為貴。通過多次“討價還價”和耐心勸說,雙方達成和解,原告同意放棄要求被告支付違約金50000元、退回收益9896.59元的訴請,但要求被告賠禮道歉,支付律師費3500元、訴訟費500元。 案后,法官給來到法庭的原告法定代表人和三位主播進行了現場授課,從法律層面提醒從業雙方都應做到誠實守信、嚴守契約,從而共同營造直播良好氛圍、構建行業健康生態。 法官說法 《民法典》第57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民法典》第585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小李與網絡直播公司之間簽訂的《簽約主播合作合同》中對被告的競業禁止義務作出約定,被告小李在合同期限內及解除合同一年之內不能從事與網絡公司業務相競爭的行業或業務,小李作為簽約主播理應受合同約束。然,原被告簽訂合同后不足2個月,被告小李便單方解約前往另一家網絡直播公司進行直播,已經違背了契約精神。在法官的耐心調解下,雙方握手言和,小李原合作的網絡直播公司作出了最大讓步,小李也僥幸免于承擔5萬元的違約金。本案的審理也給網絡主播從業者敲醒警鐘,網絡主播應秉承誠信意識,堅守契約精神,尊重行業規則,且播且珍惜! 魯法案例【2021】473 為博眼球網紅主播惡意散布他人隱私! 基本案情 被告張某是本地小有名氣的一名主播,常駐快手短視頻平臺,2020年12月份其在快手直播時,為了達到提高直播熱度,獲取更多流量以盈利的目的,在網上惡意散布原告李某的個人隱私,公然侵犯李某的隱私權。李某遂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對張某的違法行為給予了相應的行政處罰。張某的侵害雖然已經停止,但李某的生活卻沒有回歸正軌,其他人的議論聲、背后的指指點點讓李某內心備受煎熬。張某一個不經意的行為給李某的生活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給李某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傷,李某一度精神崩潰。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李某將張某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張某在快手直播平臺向李某賠禮道歉、恢復名譽,并賠償李某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 法院審理 收案后,承辦法官迅速找出案件焦點,確定辦案思路,制定調解方案。調解開始前,李某情緒十分激動,不停向法官及調解員哭訴張某侵權行為給其生活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反觀張某,與李某激動的情緒截然相反,他的態度顯得十分淡定,漠然的臉上看不出一絲愧疚之意。張某辯稱其違法行為已經由公安機關作出行政處罰,而且視頻已經刪除,不應再次公開賠禮道歉及向李某賠償。 面對態度極端的雙方,法官與調解員決定分頭行動,由富有多年調解經驗的調解員負責安撫李某情緒,寬慰其解開心結。法官則負責啃張某這個“硬骨頭”,通過情理結合的方式引導其換位思考,同時釋明侵犯他人隱私權所需要承擔的法律后果。在法官長達3小時苦口婆心的釋法下,張某態度終于軟了下來,表示其已認識到自身行為給李某造成的不良影響并真心悔過,同意在快手直播平臺發布向李某的道歉視頻并保留三天。終于在張某誠摯的道歉聲中,李某心里的委屈有所釋然,自愿放棄要求張某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訴訟請求,雙方自愿達成調解協議,本案圓滿畫上句點。 法官說法 隱私權是自然人的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生活、私密信息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隱私權。除法律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公安機關對張某的行政處罰是基于其違法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從公權力角度對違法行為做出的行政處罰。但行政處罰與民事責任并不沖突,受害人的私權利亦受到法律的保護,并不影響受害人就其受到的侵權損害向侵權人主張民事責任,雖然張某已經將違法視頻刪除,但由于網絡傳播的速度和范圍較廣,已經延伸到李某的親友范疇,影響并未實際消除,故張某應當就其違法行為通過合理方式公開向李某賠禮道歉以消除影響。 直播平臺百花齊放,主播素質卻良莠不齊。網絡主播雖是新興行業,但互聯網非法外之地,法律的權威容不得任何人的挑戰。作為短視頻制作者,更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提高自身品格素質,在制作上下功夫,在內容上做文章,傳播正向內容,不鉆法律空子,做一名“良心”主播。 閱讀全文
贊助商廣告鏈接
聯系方式
  • 咨詢服務熱線:0571-87130088
  • 專業咨詢顧問(林小姐)請與我聯系!
  • 專業咨詢顧問(林先生)請與我聯系!
  • 地址:杭州市蕭山區盈豐街道保億中心2-401C
網站備案信息快速查詢
設為首頁 | IDC網站導航 | 證書樣本| 成功案例| 代理合作| 招聘信息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付款方式 |
公司地址:杭州市蕭山區盈豐街道保億中心2-401C 服務熱線:0571-87130088  
本站法律顧問:浙江永大律師事務所 周旭光先生   后臺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