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電信管理局韓夏:力提升監管能力 推動通信業科學發展
?2010/12/28 08:27
??????? “按照促進‘兩化’深度融合及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要求,加快電信市場結構調整,努力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全力支持自主創新,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斷激發行業發展活力,促進行業科學發展。”
???????“十一五”期間,尤其是工業和信息化部成立以來,我國電信行業緊緊圍繞“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的目標,認真落實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各項政策措施,全行業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十一五”規劃確定的行業發展各項主要指標提前完成,通信業服務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更加凸顯,對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的支撐作用更加顯著。
2010年工作回顧
???????“十一五”期間,通信業務總量和業務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年均增幅分別在20%和10%左右,平均每年新增電話用戶8000多萬,互聯網上網人數超過4億,通信固定資產投資5年累計完成近1.5萬億元。5年來,行業發展、改革、監管各項重點工作取得重要進展:電信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全業務運營和競爭的市場格局已經形成;3G牌照的發放對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業務創新的推動作用逐步顯現,TD和3G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推進“三網融合”取得積極進展,相關試點工作正在展開;“村村通電話工程”實施和“信息下鄉”活動成效明顯,全面實現“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的“十一五”規劃目標;通信網安全運行和應急通信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在“十七大”、國慶60周年、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汶川大地震”等重大活動保障和突發事件處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0年,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部黨組關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系列決策和部署,按照促進兩化融合及“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總要求,大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推動3G發展。截至2010年11月底,3G網絡建設已累計投資2082億元,建設基站57.9萬個,3G網絡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2000多個縣和2萬多個鄉鎮。3G用戶達到4259萬戶(其中TD-SCDMA用戶1884萬戶),3G業務應用日趨豐富。
???????二是大力推進三網融合取得重要進展。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三網融合試點方案,確定了第一批12個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試點工作逐步推開。
???????三是互聯網管理工作得到加強。為期14個月的整治手機淫穢色情專項行動三個階段、83項工作任務全面完成,網絡環境明顯改善。建設了7個技術系統,管理支撐體系初步形成。完成網站備案系統升級,系統功能逐步完善。
???????四是市場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市場秩序保持平穩。嚴肅查處互聯互通違規事件,組織電信網絡運行安全巡查,有效維護了市場競爭秩序。督促、協調互聯網骨干網網間帶寬擴容,網間通信質量得到一定改善。互聯互通全國監控中心項目進展順利。積極推進IMEI國內核發、電子簽名網上受理和審批。
???????五是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和信息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已為1.4萬個20戶以上自然村和1060個行政村新開通了電話,全國自然村和行政村通電話比重分別達到94%和100%,全國31個省區市均已實現全部行政村通電話。全國新增3263個鄉鎮開展了信息下鄉活動。
???????六是服務質量監管和行風建設穩步推進。及時準確掌握電信服務質量狀況,督促企業規范服務。1~11月共抽查了90家企業的855項增值業務,共查處違規業務47項,實施問責督辦39項,對嚴重違規的23家增值電信企業進行了公開曝光。各級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截止11月底共處理用戶申訴6.7萬人次。電信服務熱點問題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七是圓滿完成青海玉樹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以及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應急保障任務。國家通信網應急指揮調度系統政府平臺、公用應急寬帶VAST網絡等工程項目開始建設。
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局將結合行業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促進兩化深度融合及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要求,加快電信市場結構調整,努力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全力支持自主創新,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斷激發行業發展活力,促進行業科學發展。
???????圍繞部中心工作,2011年我局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扎實推進三網融合,加快TD和3G發展。進一步落實三網融合試點工作要求,加強協調配合,推動試點工作進一步展開。加強對三網融合有關技術、網絡、產業、管理等重大問題的研究,組織做好三網融合“十二五”規劃編制。督促電信企業落實TD-SCDMA和3G發展規劃,進一步推動相關單位加快落實扶持TD發展政策。統籌TD-SCDMA和TD-LTE發展。繼續落實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形成更加有效的市場競爭發展格局。做好天津、海南兩地號碼攜帶試驗工作。
???????全面提升互聯網管理水平。切實履行互聯網行業管理職責,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管理制度,規范管理流程。加強網站準入管理,逐步完善網站實名制。推進備案真實性核驗,整治網站虛假備案行為,提高網站備案率和備案信息準確率。建立網站備案年審制度。加強互聯網接入服務管理。繼續開展有害信息治理,大力凈化網絡環境。加強域名和IP地址管理。優化網絡架構,促進我國互聯網可持續發展。
???????加強業務資源管理,夯實業務資源管理基礎。嚴格落實電信業務分類管理要求。做好新型電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的落實工作,加強新業務發展情況監測和跟蹤研究,促進新業務有序健康發展。做好電信網碼號資源、互聯網域名、IP地址資源規劃,適時出臺新的碼號資源管理政策。
???????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競爭秩序。規范市場經營行為,建立和完善基礎電信市場公平競爭規則體系。制定完善增值電信業務發展和準入政策。強化對增值電信業務市場的監督管理,制定相關管理辦法,規范增值電信企業市場經營行為,維護市場競爭秩序。進一步加強互聯互通監管,協調解決網間結算爭議,建立科學的結算價格體系。加強對號碼攜帶及可視電話、即時通信等新業務網間互聯和結算等相關問題的研究。
???????科學規劃國際通信發展,確保電信網絡安全運行。完善國際通信應急預案和措施,加強海纜安全防護。完善網絡運行數據管理工作,督促基礎電信企業落實網絡架構保護措施,加強通信機樓消防安全和供電系統安全管理,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確保網絡運行安全。開展電信設施安全整治和巡查,繼續深入開展“三電”專項斗爭。全力做好重大活動和重要節日期間網絡運行安全保障工作。
???????加強電信服務質量監管。按照部行風建設領導小組相關工作的具體部署和要求,扎實推進行風建設。繼續開展電信服務主題活動,鞏固“規范服務、放心消費”行動成果,引導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增強自律意識,增強守法意識。強化服務質量監管,監督《電信服務規范》等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指導互聯網企業提升服務水平。扎實解決社會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積極妥善處理用戶權益保護問題。
???????大力推進電信普遍服務。繼續擴大電話網、互聯網在農村的覆蓋范圍和覆蓋密度,年內為1萬多個自然村開通電話,全國通電話自然村比重達到95%以上,99%鄉鎮通寬帶;繼續加強和完善“農信通”、“信息田園”、“金農通”等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擴大覆蓋面,豐富服務手段,顯著提高農村信息通信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繼續推進“信息下鄉”。依托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系統、新農村信息網等,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信息服務網點,整合涉農信息資源,豐富信息服務內容和服務手段,鼓勵電信企業打造精品信息站,建設品牌信息庫。
???????創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電信設備進網管理。規范準入管理,完善電子簽名網上受理和審批。堅持規范市場準入與加強證后監督并重,改進和豐富證后管理手段,提高證后監督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穩步做好國內移動終端IMEI號碼核發核查工作。梳理進網檢測項目,適時修訂進網許可產品目錄。提升進網檢測公共服務水平。加強對移動智能終端等新設備的研究和管理。
???????加強應急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應急通信管理體系。密切關注自然災害預測預警信息,積極做好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準備工作,全力做好重大活動、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通信保障工作。不斷完善通信保障應急預案,推動建立與有關部門的應急聯動機制。完成國家通信網應急指揮調度系統等重點工程的建設工作。編制完成國家應急通信“十二五”規劃。加強應急通信保障隊伍建設。
???????來源:中國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