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之后,你可能打不了網絡電話,也玩不了手游
2016-06-30 來源:南七道
7月1日后,網絡電話,APP 手游都玩不轉了?
7月,對于互聯網行業來說,注定是充滿新生力的月份,除了網絡支付須實名認證,隨著釘釘等商務電話被叫停,手游必須先審核再上線,系列新規也陸續出爐。
這些審批政策的籬笆扎緊,科技業會否又經歷洗牌,各大行業企業如何在政策籬笆下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
審批政策籬笆扎緊
手游上線后審核將終結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公告,自今年7月1日起,所有移動游戲必須經過審批才能上網出版,公測運營同樣如此;除此之外,已經批準出版的移動游戲的升級作品即如《新××》或《××2》將視為新作品,需重新進行審批。
廣電總局收緊對移動游戲監管,將之前對移動游戲采取的后審改變為前置審核,此舉無疑將提高手游創業的門檻。
釘釘等商務電話被叫停
阿里釘釘6月24日公告稱,7月1日起,對原有的單人商務電話權益不再贈送,并對所有用戶增加基于網絡的語音通話、視頻通話功能。這意味著,此前無需流量的“免費商務電話”功能叫停。
APP受新管
根據APP新規規定,8月1日起,提供APP信息服務的,“應該依法取得法律法規規定的相關資質”,APP平臺應該在業務上線運營“三十日內”進行備案。
政策籬笆下企業更加面臨優勝劣汰
不管是實名認證,還是先審批再上線,其實都是行業有問題才引起政策的反圍。
在中國,手游市場規模巨大,在膨脹的市場數據刺激下,一時間行業內資本風起云涌,各類型的手游層出不窮,一度為全球收入最多的游戲板塊,但是行 業亂象亦隨之顯現。根據相關公開資料數據顯示,2015年移動游戲數量約為25000款以上,但是只有不到2%的移動游戲走了正常審批的程序。
大量非經正常審批的手游進入市場,暗扣、涉黃、知識產權侵犯的手游擾亂了市場秩序。甚至是有些產品在檢測的時候是很正常的,但是一旦上線,就出現各種問題,比如類似于廠商安裝了一個開關,檢測的時候是關著的,一旦上線就打開暗扣的通道。
小型企業問題通常會比較多,不少公司試水市場只是為了找投資和圈用戶錢,客服也做運營。2015年手游行業已經進入洗牌期,30%的中小團隊已被洗出去。如果現在的監管政策嚴格執行,可能有將近五成的創業團隊被淘汰出局。
對于釘釘提供的免費電話,屬于是由通信網和互聯網共同提供的IP電話業務,應持有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然而它并沒有,因此它屬于非法經營。
釘釘如果需要繼續運營這個PSTN業務,無論收費還是免費,都需要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而這個證基本掌握在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幾大運營商 手中,普通企業是不可能申請到的。PSTN業務的問題在于,助長了推銷、垃圾、詐騙電話,因為PSTN可以不斷的換著電話號碼打到你的手機,騷擾你,而你 無法攔截。
釘釘在企業級社交軟件中體量最大,因而被率先叫停,按照禁令細則看,釘釘并非唯一違規的,其他提供免費電話的還有企業微信、易信、工作圈、云之家等。
APP現在盡管已過繁榮時期,市場亂象也不少,也是隨意傳播暴力、色情淫穢、謠言等違法行為的信息的溫床。
當然打壓之后接下來應該是合理的規范、授權,最終還是應該為消費者考慮。
大公司被整頓其實不需要我們瞎操心。
手游門檻提高、支付寶被限額、免費電話取消……有人不禁為阿里等公司擔憂,認為其絕對損失巨大,但是政策籬笆對于這些大企業而言,只是稍微束縛了一點手腳,這些巨頭沒你想的那么弱。
釘釘的通訊能力來自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通信,阿里通信擁有工信部下發的虛擬運營商牌照,但是限于多人通話。也就是說,阿里巴巴可以提供基礎電信業務中的三人或三人以上的多人電話服務,也就是我們熟稱的電話會議,但是不能提供一對一的電話服務。
免費電話下架,贈送電話會議上場,通道變了,肯定會影響一部分用戶體驗,不過總體而言,對現有用戶影響不大,畢竟釘釘已經有一定體量。
支付寶限額20萬,可實際上這個20萬限額對支付寶用戶幾乎沒有實際影響,因為只有賬戶余額消費才會扣掉額度,你還可以不受影響地使用余額寶、銀行卡、花唄。現在的用戶已經很少再去區分支付寶賬戶的余額和余額寶賬戶的余額,各種支付過程也不會有任何障礙。
移動游戲審批受限,對于大公司其實總體是好事,因為從政策層面提高了手游的準入門檻,而大的企業憑借先天優勢難以倒下,比如往端游時代的大廠騰 訊、網易等。還吸引了大批中小企業前來投靠。有業內人士分析:“手游格局已經進入現代化集團軍作戰的時代,單靠石頭、長矛的打法和規模將只有死路一條。” 大公司的強有力的運營與渠道是一面,現在又增加了審批層面的要求,能占據更多市場份額。
籬笆扎緊可造成洗牌
伴隨互聯網的科技行業一向風云萬象,而政策的出臺也很可能造成格局的洗牌。
如眾籌雖起源于國外,但經過2014年眾籌元年的培育,如今大有高歌猛進之勢。隨著國家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將股權 眾籌定位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中規定股權眾籌將僅指“通過互聯網形式進行公開小額股權融資的活動”。《指導意見》的出臺,某種程度上是對行 業的一種規范和洗牌,并隨著政策帶來的威懾效應不斷加深,互聯網眾籌行業馬太效應逐步呈現。而股權眾籌平臺毫無意外成為助力發展的中堅力量,在眾籌平臺中 占據數量最多。
2016 可謂網絡直播元年,但是隨著平臺的升溫也開始出現問題,多家網絡直播平臺皆被列入查處名單,原因是其直播內容涉嫌暴力、淫穢、教唆犯罪等。這對與直播行業 發展格局也是大的調整。在過了早期的野蠻生長階段,擁有了穩定的用戶后開始朝著可持續發展方向轉型,未來隨著監管和內容的提高,期待直播這個行業邁向正 規。
政策倒逼下企業生存空間在哪里
互聯網金融近兩年很熱,但另一個事實卻是,互聯網金融一直在野蠻中生長,游離在灰色地帶,不管是第三方支付、P2P業務,由于缺乏政策規范,對于各企業來說,明爭暗斗里,風險遠大于機遇。
現如今,隨著監管層先出臺《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確立了P2P信貸、投資理財等業務邊界,后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規定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定位和業務范疇,互聯網金融的業務的邊界越發清晰。
這其實是好事,在政策的倒逼下,一些自融或帶有欺詐嫌疑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將被清理出局。”剩下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得到充分發展。這些政策并不是反市場而行。
但是值得提防的是,伴隨新規出臺,雜草也長出,如業內已經有了“搞定“審批程序的代理公司,開價在1萬元左右。不管怎樣,新規的執行力度更多的是左右中小團隊的生存狀況,除了向穩固的大企業靠攏,觀望之余,自身應該不斷加強自律,增強核心競爭力。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胡說七道》出品人,轉載或合作請關注公眾號:南七道。本文由南七道與黎夢竹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