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實質開放電信業規劃大信息通信市場
電信業開放在邁出關鍵一步。6月27日,工信部發布《關于鼓勵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將引導民間資本通過多種方式引進電信業。《實施意見》鼓勵民資進入電信業八個重點領域。涵蓋寬帶入網、維護,增值電信業務,通信工程設計、施工,基站投資等,并鼓勵民營電信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實施意見》還明確了民資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的路徑,這被業界解讀為工信部下定決心推進電信業深化改革,構建大信息通信市場的關鍵動作。
近年來,討論民間資本進入電信業的話題一直是業界的焦點,尤其在電信業市場寡頭競爭滋生出很多監管難題之后,無論用戶還是業界對電信業開放的呼聲不斷高漲。在今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研究推進鐵路、電力等行業改革。
此次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鼓勵民間資本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鼓勵民間資本開展接入網業務試點和用戶駐地網業務。這三方面有別于以前多次提到民資進入電信業只限于增值業務領域的說法,民資進入電信業的領域大大放寬。這意味著電信業包括基礎電信業的開放都已經提上議程。這個步伐之快是業界始料未及的。不過隨之來的問題也迅速引發熱議。如何確保工信部在電信業引入民資的規劃和部署還需要復雜的制度設計和安排。工信部同時承諾,今后將加快出臺試點辦法和規章制度,抓緊研究出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具體事項和試點辦法,以及電信業務的申請條件、期限和程序等配套政策和規定。
在中國行政政策設定為公益性壟斷的行業中,電信業市場化程度較高,其競爭程度遠超過其他領域,電信資費逐年下降是其市場化的一個重要現象。電信業三大運營商近乎慘烈的市場競爭并沒有從根本上緩解民眾對行業壟斷運營的抵觸情緒,加之電信業與普通百姓的表觀接觸面較廣、對生活影響大,社會對于電信業的市場化持有更高要求,這是國家先行開放基礎電信業的一個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從民間資本進入電信業的門檻來看,較高的資金門檻是重要的障礙,這也決定了民資進入基礎電信業的可行性需要復雜的制度設計才能實現。電信業自身的行業特點決定了規模運營是其不可逃避市場鐵律。從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有效性來看,以轉售業務和開放駐地網為特點的基礎業務開放是最優選擇。這也意味著通過轉售業務,運營商和隨之而來的眾多虛擬運營商將重新構建一個全新的產業生態圈。通過這個生態圈,要促進電信業市場需要不斷做大規模,形成良性發展格局,而不只是簡單的現有“市場蛋糕”的重新分配。同時,電信業向民資開放將大大擴延產業與用戶的接觸界面,這也就意味著更加復雜多樣的服務監管和市場調控。對工信部監管挑戰也將是史無前例的。
電信市場的開放在當前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健康良性發展的重大利好,是電信業獲得公眾認同的重要路徑,同時也需要產業各個環節協調步伐,以最優化路徑確保產業持續繁榮,實現民眾通信福利穩步提升。
作者:沈加軍? ?來源:通信信息報